登录 注册

频道导航

美文共享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共享

在家躺着也好累啊2024-03-06 11:07:48浏览

一、虚假疲劳


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


明明一觉睡到中午,醒来以后立刻打开手机软件,开始刷抖音、看小说、玩游戏、追剧,看似无比闲暇,身体却很快就感到疲劳,但即使有其他事情需要去做,也不愿放下手机,一拖再拖,想着“太累了不想做”,“实在懒得去做”,用一条条的短视频麻痹自己的大脑,感到累了就睡一会,睡醒了又继续刷,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感到十分疲劳,回想起来又发觉什么都没做。


放个假为什么也这么累呢?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现象,说明你进入了虚假疲劳。


二、什么是虚假疲劳


虚假疲劳,是大脑对身体要的花招,具体是指人类感到疲劳的原因不是肌肉劳累,而是大脑中的过度保护监控机制发挥了作用。这是人类的自我保护机制在发挥作用,为了能够让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能有条不紊健康地进行运转,因此在出现一点状况时,便会释放出“我好累,我需要马上休息”的虚假信号,但是身体在此时离自己能够承受的极限还相差很远。


“实在太累了”、“不想去做”,两者的差异,人们往往难以分清其中的差别。人时常会用“实在太累了”,来安慰自己,麻痹自己,欺骗自己,放任自己。李敖先生说,常以“不舒服”“精力不济”推诿工作的人,绝大多数得了“虚假疲劳”症。


三、虚假疲劳的表现


1、想要放弃:大脑会用各种方法使你产生想要放弃的想法,但这种想要放弃的想法并非是出于身体真正的疲劳。


2、做相对枯燥的事情时心理的排斥感:即使做一些相对轻松的工作,也可能会因为心理的排斥而感到疲劳。


3、不想做某件事显现的疲惫感:即使身体并不疲劳,也可能因为不想做某件事而感到疲劳


四、假疲劳的类型


1、"我认为我此时应该很累":

这是典型的自我催眠。明明不那么累,心理上硬是给自己塑造出一副自己很累很努力的完成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通过喘气,汗水和疲劳的神情以求得到自己和别人的认同。这种疲劳,一旦你认同自己累的信号,那你便会真的感到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欺骗呢?带有浓烈的主观意志,让自己在失败后也会有“反正我都这么努力了,失败也没有遗憾”的想法,从而获得自我宽慰,甚至得过且过,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自我保护机制,但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这是进步成长道路上的阻碍,不仅使人常常处于“虚假疲劳”状态而身心俱疲,还会陷入自我内耗之中,过于关注他人的认同,而不是自我能力的真正锻炼。


2、"目前不值得我精神":

因为你在心理上对这件事做出了评价,你认为它是不重要的或者对它感到没兴趣,所以大脑就会有意识的制造出疲劳感,让你去忽略这件事情,以求大脑用有限的精力去处理更多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当一个人没有确定的目标和人生追求时,这种假疲劳几乎会占据他生活的全部。”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应该避免过于主观的评价,而是冷静客观地去看待它,即使是被迫去做的事,也要尽可能地从其中发掘乐趣,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让该事件趋向于正面的态度,从而减少这种“虚假疲劳”感。


五、假疲劳的原因


1、生理性疲劳

我们的身体温度在一天之内呈周期性变化,同样,心理能量也是如此,也会像海洋潮汐一般时高时低,我们称其为「心潮」也就是说,我们对抗疲劳的能量是有限的,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我们睡眠不足,不好好锻炼,那么,身体内的抑制性递质因子和一些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就会降低我们的生理应激,让我们产生生理疲劳。


2.竞争性压力

一个人的成长一直伴随着资源的获取和失去,我们需要的资源包括社交认可资源、注意力资源、物质资源、安全资源等

但是,资源的获取也会带来压力。资源的获取有它自身的交换体系,我们想要获得一些资源,就必须拿另一些资源交换。比如想获得社交资源,就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去维护它。

当我们感知到付出和收获不对等时,就容易感到疲惫和失落


3、错误归因

心理学上有一个情绪ABC理论,讲的是人们面对同样的事情时因为过去的经验和所受教育的不同,会对这件事情产生不同的认知信念,进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绝对化思维,比如希望别人都喜欢自己或者一旦自己某个行为失误就认为自己形象全毁了,这种绝对化思维会让你活在小心翼翼中,也会给你带来疲劳感。


六、如何缓解假疲劳


1、提升意志力:

把所有任务都设置成具体的小目标,挺过第一波疲惫感,坚持下去,暂时放下手中的学习或工作,多运动,多散步多欣赏美好的事物,适当改变身边的环境保持身心愉悦。


2、做些有趣的事情:

可以尝试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听音乐、看电影、看书等,让心情得到放松和舒缓。


3、进行简单的运动:

比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让身体得到放松和舒缓。


4、与他人交流:

和身边的朋友、家人聊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情感,可以让心情变得更加轻松和愉悦。


每当我们感觉很疲劳想要放弃或者不愿开始去做一件事时,适时转变一下想法,再坚持一下,再乐观一点,再开放一些,也许整个世界都会变得不一样。也许大脑这种“逃避”的方式能让我们生存,但却难以让我们发展前行,我们要避免落入大脑的陷阱,应该清楚认识到,走出舒适区才能前进,才能变得更好。坚持不住时,再撑一下,其实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强大。假期在家“躺平”的小贝壳们,一起动起来!摆脱“虚假疲劳”不是梦~


预约电话:010-62335225 地址:7斋东侧111房间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8:00-12:00 13:30-21:30